2015年6月5日星期五

华山徒步攀岩,到底有多险?挑战成功!

华山,不是只有华山论剑,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用当地人的说法:“华山除了有大石头,就是石头大”。而我初抵达时,第一眼看到的真是惊叹。整个华山山体是花岗岩构成,四面八方都是一座又一座的刀削峭壁,好比如被精致切割的钻石那么地吸人眼球。
山中小屋,远离尘世,得道高人居住之所?

拥有700多年历史,集合了古人建筑智慧的“天下第一险” ——长空栈道也在这,被旅游网站列为其中一个“全世界十大最恐怖的悬崖布道”! 

长空栈道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筑成。他在万仞绝壁上凿出几个踏脚之处,然后再用木板搭建无栏杆、悬空的栈道,栈道下方就是万丈悬崖。

整个长空栈道就像是U字形。全程仅靠一条铁索为抓手,和有着两条挂钩的保险带。一开始,我们得用近90度的钢枝台阶走下去。这一开始,我已经脚软了啊。
近90度的钢枝下去,转角处是待一会儿与阿兵哥背对万丈深渊,悬空聊天的地方。

在走完钢枝台阶到转角处时,由于栈道太窄,并且返回的人队太慢,导致“交通堵塞”。所以在那儿“指挥交通”的阿兵哥叫我过去他身旁,让全部返回的人队先过。

结果,我拥有了其他人没有的经验。背靠着万丈深渊,只有半只脚板能踏在悬崖转角处,仅靠两个挂钩悬挂着,让返回的人通过。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往身后看,但又忍不住偷望。。。如果不是浓雾密布,看不见千尺悬崖,我应该没这勇气悬挂在这里吧?

阿兵哥说马来西亚的女人真勇敢啊。我算为马来西亚争点小光吧哈哈!

感谢与阿兵哥许久的悬空挂在悬崖峭壁上,在“浪漫”气氛下聊聊天。结果腿也不软了,过后继续走着栈道时完全忘了恐惧,带着轻快的步伐,放松的心情走去。前面的大叔说要颁个女汉子证书给我了噢哈哈。
长空栈道,古人的智慧筑成,看似恐怖,但木板可坚固得很。

其实就因为浓厚的雾,四处白茫茫,感觉不了这万丈深渊到底有多深,所以才不害怕吧?

在这栈道上也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因为走过去的人都得原路返回,所以在那么狭窄、惊险的铁枝、栈道和峭壁中凿出的石孔上,完全看大家的礼让精神了。
峭壁中凿出的石孔,一步一心惊。

走去的人必须紧紧贴着绝壁,蹲下身子,让返回的人从外侧,面向万丈深崖走过去。然后还得靠贴着绝壁那一方的人帮忙把挂钩给挂到另一边的保险绳上。

虽然不长的路程,也感受了暖暖的人性。因为恐惧,大家互相幽默地为彼此加油、打气;因为险峻,大家互相帮忙、礼让。短短的路程变成了一起战胜恐惧的战友。难得、难忘的经验。


2015年4月18日星期六

Malaysia National Museum 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

Muzium Negara,比我想象中的好。

一大早抵达,为了早上十点免费的英语导览。这是我这趟最感兴趣的事,因为几年来都想参加Museum Volunteers的组织。毕竟小时候十年的志愿是考古学家,可惜没坚持到最后。

大厅中有不同主题的短期展览,而这次是茶叶展(Aroma of Green Leaves Exhibition),令我意外的开心!从小喝茶的习惯使我对不同国家的茶都有兴趣。(也许纯粹老带着好奇心过日子,对茶咖啡酒果汁等什么乱七八糟的都会感兴趣哈哈。)
茶叶展,配上右上图的多媒体展示系统。

在等待导览人员的时候,幸好有茶叶展。接近十点时,两位日语导览小姐已抵达,两方在不停鞠躬后,导览小姐就带着一群日本人往四个展览厅出发了。日本人真守时。相反地,英语导览人员却迟迟不见踪影。往询问处八卦一下,原来他也见惯不怪。星期六的早上不会塞车吧。等至十点半,算了。不过也好,让我有多个借口再来一次。

国家博物馆总共有四个展览厅(A:史前历史、B:马来皇朝、C:殖民期历史、D:现代马来西亚)。

当踏进史前历史馆时,才发现只剩我一人。一大堆骨头放在昏暗的黄光下,加上真人尺寸原始人模型站在阴深山洞中。。。嗯。。。以前参观柬埔寨Killing Fields所感觉的阴冷再次涌上身来。(题外话:那Killing Fields明明就在阳光下绿茵上湖畔旁,但那恐怖的宁静。。确实很能令人不寒而栗)。幸好当下就有一群外国人进来了。

在马来皇朝展览厅努力寻找Hang Tuah的名字,可惜找不到,也许他被留在马六甲博物馆吧。意外的是,我今天才发现马来皇朝早期用的钱币很搞笑,锡制的各类动物形状钱币,有乌龟形、鸟形、甚至有个大大长长的鳄鱼形钱币。
各式的早期钱币。

殖民期历史馆还不错,日军侵马来亚的历史很轻描淡写。现代马来西亚馆,和前三个展览厅比较起来,这个没太多看头。虎头蛇尾,在马来西亚是平常事。

本来没机会听到英语导览很失望。但意外的碰到茶叶展,更意外是今天有日本茶道体验节目(两个月里只有三天举办啊)。

穿着和服的日本人展示如何选择应季节的茶碗、准备茶和日式点心。小心翼翼,按部就班地进行步骤,我觉得挺舒服的,解压的其中一个方式。一位马来人不小心说出相反的teh tarik容易很多,说“teh tarik satu”就可以了哈哈。

我喜欢日式点心(和菓子),小巧可爱、颜色好漂亮,不愧是“日本飲食文化中的花”。他们在派和菓子时,也会选择适合我们的和菓子造型。隔壁的男生被派到绿叶造型,我的则是淡粉红色的樱花。太美了,狠下心才能咬啊。
茶道与精致可爱的和菓子!

终结,与之前参观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相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辽阔广大;而国家博物馆藏物多样化,两个都欣赏。英语导览的不知何故取消给个理由再来一次。此外,茶叶展和日本茶道体验的惊喜实在开心又满足。

2015年4月8日星期三

研究生的鹌鹑性格

今天的班上沒人能专心听课,因为被讲师的惊喜给吓着了,久久不能回神。

学期中,终于有一个星期的假期让我们逃离天天写论文的日子。讲师却突发奇想,说:“不如我们把期中考提早,就定在假期中的星期三吧!”。。。只有一个星期的假期,却要在假期的最中间那天考试,这是考验我们吗?

让我觉得很悲哀的是,全班都是硕士生和博士生,一半是外国人和一半是本地人,但没有一个人起身反抗,个个只是乖乖听命。我则拿着自己是旁听学生的身份,没资格出声为借口。很讨厌没有勇气的自己。我们的教育究竟教出了什么样的硕士和博士呢?

这是社会的缩小版。无论发生多么荒谬,多么不公平的事情,我们只在当权者面前乖乖听命,逆来顺受,自以为是我们很大量,EQ高,选择宽容地去原谅,但只是显示了我们的懦弱无力。(我几时才能有更多勇气去面对自己的恐惧?)

我想起了小时候读过的一本小说。作家曾讲述,在历史上发生的大屠杀,几十万人乖乖听命了暴君的命令,一排排的排好在自己挖掘的坟墓面前,被一一射杀。大家不愿去反抗,觉得自己会是那个最后逃得出的人。最后全部覆灭。

打个比方,如果十万人愿意站起来牺牲自己去反抗,让另外的十万人成功逃走,结局也许不一样。只是,正常人的心态,大家都只想做那逃得走的十万人。

牢记历史,从中学习教训,正视内心的恐惧,那会阻碍我们拥有不一样结局的恐惧。

2015年4月6日星期一

研究生对战文字中

我喜欢文字。童年的时候,除了上学、补习班、旅行或学校假期之外,平时的日子里被迫三步不出家门。所以,我的童年常常与书和文字一起度过。从有记忆开始,每晚,书都是伴我入睡的好伙伴。从文字里感受了喜爱的作家描绘的科幻世界,跟着作家笔下的人物一起探险,幻想成为有勇有谋的人在异国奋战抗勇。书和文字是我的青梅竹马。

现在,成为研究生后,文字依然时刻提醒我万万不能忘了它。为了每个学期至少两份的学术文章,要不断绞尽脑汁的想,怎样用不同的文字来概述大同小异的理论和意思。我好像在玩弄文字的感情,也在被它玩弄着,还要一直告诉自己我要继续爱它。

有时候,遇到瓶颈时,看着一大堆文字想了好几个礼拜都想不通。最后只好逼着自己去见导师。半个小时的会谈,导师的几句话就会叫醒了我这梦中人。这才发现导师的神通广大,几十年和文字打交道的经验已让他很快就看破它,不由得心中暗暗佩服。我必须督促自己努力练好功力才行。

“Thinking is Writing" 有时候还真是要打开电脑,开始动手写几个字,灵感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来。

2015年3月28日星期六

流浪、旅行,我为了什么?

我不再执意去流浪,但却无法把自己的想法和心情组成文字。思考了一阵子,现在明白了。

旅行让我找到了不一样的自己,更认识了自己的能耐。一个人的旅行、背包式的旅行、四朋八友的旅行、漫无目的的旅行、放空自己的旅行等,都让我在当中的过程中成长了、开阔了。

后来发现,有目的的旅行是好事,漫无目的的流浪却不能解决现在面对的问题。出国本身不能算是我的目标,应该是为了实现我某个特定的目标才决定出国。

远走高飞也许会让我找到那不一样的自己。无止尽的放空却会让我忘了自己的初衷、自己想要捍卫的核心信念。当大家都在努力打拼时,我不能沉醉在不切实际中失去未来的方向。

要知道,回到现实时也必须继续把那之前留下来的问题解决。

不断出走,我以为能在其他地方找到心中的那一份答案。结果发现其实答案一直都在,不必刻意到处流浪、旅行才能找到,而我必须做的就是坚持这份答案。

现在,我的旅行、我的出走不再是寻找心中问题的答案,而是为了实现这答案、这人生目标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一起加油吧!

2015年2月10日星期二

Sekinchan 鱼米之乡,适耕庄

周日,偷得浮生半日闲啊。本来打算到瓜拉雪兰莪(Kuala Selangor)去享受大自然交响曲。抵达时却发现,原来瓜拉雪兰莪到适耕庄也只是20公里的车程。按耐不住的好奇心,就很随性地直接往适耕庄去了。

在生活上,我是很随性,毕竟对待生命时需要大胆、放手、冒险一点,因为我们好歹也会失去它。(当然,随性也必须伴有理智思考来平衡。)

言归正传,在完全不懂任何适耕庄旅游的情报下(也习惯了),第一站就“不小心”驶到了适耕庄碾米厂。楼上有个小展览馆,入门票四零吉,附送一小包自家美丽包装的白米。如果对碾米过程没有太大兴趣,无需参观,因为小展览馆确实是小。不过解说小姐知识丰富,有问必答。

碾米,就是将收购回来的稻谷加工成为糙米或白米的工程。适耕庄这间碾米厂主要是出产本地白米、糙米和原本台湾进口的珍珠米。 珍珠米可以代替糯米来裹粽子、做糕点等,更加健康。珍珠米是这间碾米厂主要推广的卖品,因为在适耕庄,只有这间碾米厂能买得到,产量少,但价钱公道。

糙米和白米,也有不同分度:零分度的完全糙米、三分米、五分米、七分米、胚芽米和十分度的白米。马来西亚市场上的糙米大多数是五分米(包装上有个小标明),只除去了最外层的果皮和第二层的种皮。这里贩卖的糙米也是五分米。另一方面,十分的白米则除去了胚芽,而胚芽却是有最重要,最多的养分在里头。

参观了小展览馆,就下楼到碾米厂的贩卖店。农历新年将至,好多妇女偕老带幼来“扫货”。当我与一位热心、好笑容的妇人店员攀谈,询问这一带的状况时,大哥店员却强忍着不礼貌的脾气(好好笑的表情)叫我买一本适耕庄导览手册,四零吉一本。导览手册用买的,很奇怪。各路本地商家在手册里打广告,收点广告费就行了吧?况且跟着导览手册一步一步走,被框框着,好无趣。

适耕庄有好一些碾米厂,现在只有这间做旅游生意。但,隔壁的空地也在施工中。听说也是要打入旅游市场,研发并贩卖各类用米制成的养生食品。感谢适耕庄的YB大力推广,让适耕庄成为城市人能重新感受自由空间的地方。

这里的小吃店,米乐坊(好写意的店名)售卖着普通的炸物,和不普通的珍珠糙米制成、主打养生的甜品和小吃。怎么正餐只有珍珠米鸡肉粥呢?原来这小吃店也有售卖其他不在菜单里的食物,比如面线等。员工好多是马来人,或许要告知天下,这里没卖非清真食品吗?

在米乐坊巧遇了刚才的展览馆解说小姐,Moon。原来我们都是同道中人啊,大家对旅游的热诚使我们开始了详谈天地。食物及营养学毕业的Moon,告诉了我许多也许在导览手册读不到的咨询。谢谢你!

接下来的每年稻米插秧是在二月二十号开始。刚巧今年是大年初二,所以年初二就得开工吗?不过也是很好的兆头啊!而接下来的收割时间是在五月二十号开始,所以得好好安排时间再来了。

适耕庄,在我看来,是很神奇的地方。一个地方有两种面貌:渔港和稻田。懒洋洋的午后,实在适合到热浪沙滩(Pantai Redang)。热浪沙滩,因为港剧“单恋双城”而爆红。从前就只有一间树上屋,在电视剧拍摄的时候再加了秋千在屋子下。现在的热浪沙滩则是到处有树上屋和秋千。

一个普通的沙滩,却发展成了旅游胜地,不能不佩服。相反地,家乡马六甲的海边却走向另一个发展:填海和高楼。其他马六甲主打旅游的沙滩却是二十年如一日,感叹啊。

懒洋洋的午后,躺在吊床上,凝望着温暖的阳光从头顶上的绿叶缝隙透出来,洒落在地上,一切烦恼也随着消失。原本还想再去探索其他适耕庄地方,但这一刻都是那么的美好,情愿就这样好好享受着这一刻的心灵宁静。

2015年2月7日星期六

素或荤?

我爱好肉。从小,外婆煮的客家式、重口味的大鱼大肉,已让我偏爱重口味的肉类菜式,也觉得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2012年时,四个月的韩国生活,为了省钱让自己能全韩国到处游走,探索历史、文化与大自然,于是每天买最便宜的材料自己下厨。才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吃得简单。

回国后开始了一段时期的偶尔茹素日、上素食烹饪班、一星期有四天完全茹素。但,不知何时,计划停止了。

现在,机缘巧合下,住进了“某同屋女生不允许大家在公用的冰箱里放任何荤的材料”的屋子,误打误撞又开始了茹素的日子。为了省钱和健康,自己在家开伙食。好多个晚上,都在挑战自己的厨艺和创意,构思还有哪些健康又引人的素食食谱。

天天吃素,有时还真是想吃肉想到近疯狂的状态了。但好不容易把心一横,花点钱到外边用餐,大口大口地吃肉,却觉得肉的味道也只是如此,没什么特别啊,有点失望。所以,又到回去那天天素食的日子。

不久后,又好思念那肉的味道,再去吃,又是同一个感觉,失望了。就这样不断地重复着。后来,得到的结论是:只要食材新鲜,加上精湛的烹调手法,但也要健康的烹饪方式,素食也能很好吃。对我来说,只要是辣的素食,无论蒸、炒、煎、烤、焖、生食,还是西式、中式、泰式、法式、意大利式,都一定好吃!

我虽然挑战成功,能回归简单的饮食方式。只是还有一点,这鸡肉、猪肉、牛肉、羊肉都能放弃,唯独鱼肉和海鲜还是心头爱啊,说明了自己修行还不够呢。(朋友等你们来和我吃鱼和海鲜噢!)